——主编寄语 岁月如流,时节不居。2024 年,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生态所”)喜迎建所40 周年大庆。水生态所秉承团结创新、和谐奋进的文化底蕴,40年筚路蓝缕、风雨兼程,从艰难探索逐步走向硕果累累。我们始终坚守初心,在水生态环境保护特色科研和流域综合治理管理水生态履职道路上不断探索、砥砺前行,为水生态环境保护贡献智慧与力量。《水生态学杂志》作为水生态所主办的学术期刊,精
摘要:了解三江源区鱼类多样性及其资源现状,为三江源区生态系统保护和流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022年8月开展了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鱼类调查,分析了3个水系鱼类组成与分布,探讨了鱼类多样性特征,研究了三江源地区鱼类群落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三江源区共调查到鱼类18种,其中长江源9种,黄河源8种,澜沧江源6种;根据相对重要性指数,长江源优势种3种,依次为细尾高原鳅(Triplophysa stenu
摘要:探索祁连山国家公园河流与湿地的原生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响应,为片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提供依据。2020年7-8月对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河流和湿地的21个水环境样点进行了水样采集和DNA分离,共获得DNA样品58份,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探究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的原生生物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并分析了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共鉴定和注释到393个原生生物分类单元(oper
摘要:评估漓江流域典型年份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流域内各区县提供合理的补偿次序,促进漓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有效管理。利用修订后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表”计算2000、2010、2020年3个典型年份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分析生态供需及人地平衡状态,运用生态补偿优先级计算公式对漓江流域各区(县)做出补偿优先排序,最终核算出生态补偿标准额度。结果表明:(1)研究区2000、2010、20
摘要:探究流域生态承载力变化是协调人类活动与资源压力、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人地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可为城市群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生物资源生态承载力评估提供参考。基于遥感和统计数据,分析了辽宁中部城市群所在的浑河−太子河流域1990-2018年长时间序列的土地利用变化,并以居民消费指数(CPI)和粮食产量修正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为基础,以生态足迹模型为框架,研究浑太流域生态服务价值与具有生态服务
摘要:通过对云南中部5个典型高原湖泊沉水植物和水环境状况进行野外调查,研究该区域主要沉水植物群落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云南高原湖泊沉水植被保护和管理提供理论参考。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计算表明,所选取的5个湖泊中,异龙湖、杞麓湖和星云湖属于富营养湖泊,抚仙湖和阳宗海属于贫-中营养湖泊。调查共发现沉水植物6科10属15种,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和穿叶眼子菜(P.
摘要:探究陆水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环境因子的时空特征,对水库生态系统的管理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7月(雨季)和12月(旱季),对陆水水库10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和水质理化因子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2次调查共采集到浮游植物6门59属63种,其中绿藻种类最多,有31种,硅藻、蓝藻次之,分别为13种、12种;优势种主要为蓝藻门的尖头藻(Raphidiopsis sp.)、水华束丝藻(Apha
摘要:探讨梅溪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为城市人工湖泊水生态系统修复后的运营维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2020-2021年在梅溪湖设置14个采样站位(敞水区7个,滨岸带7个),按季节开展底栖动物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梅溪湖底栖动物种类达75种,滨岸带种类数高于敞水区。整个湖区全年优势种为米虾(Caridina sp.)、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椭圆萝卜螺(Radix
摘要:探究长江上游金沙江支流牛栏江不同水文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可为流域水资源管理及水污染防治提供基础数据。2019年9月(丰水期)和2021年4月(枯水期)对金沙江支流牛栏江流域35个采样点的浮游动物及水质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浮游动物4类58属94种,其中原生动物21种(22.4%),轮虫50种(53.2%),枝角类13种(13.8%),桡足类10种(10.6%)。丰水期浮游动
摘要:探究小江流域不同食性鱼类排泄对初级生产养分循环的作用,为三峡库区支流鱼类群落调控及养分再循环提供理论参考。2019年在小江设置5个断面对水质、浮游物、鱼类进行监测和采样,并选取小江4种典型食性鱼类,即滤食性鱼类鳙、草食性鱼类草鱼、杂食性鱼类鲫和肉食性鱼类黄颡鱼,分析其氮磷排泄率的差异及其与温度的关系,通过模型反演估算不同食性鱼类排泄对小江藻类初级生产的贡献。结果表明:(1)滤食性鱼类氮排泄率
摘要:揭示水库变动回水区鱼类产卵场栖息地适宜性变化的规律,确定水库变动回水区鱼类产卵场栖息地生态流量阈值及保护调控的方法,为鱼类产卵场栖息地保护提供参考与借鉴。以三峡变动回水区的广阳-石沱江段为研究区域,选取四大家鱼、铜鱼、长鳍吻鮈、圆筒吻鮈和中华金沙鳅等8种产漂流性卵鱼类为研究对象,通过鱼类产卵场栖息地模拟,在耦合8种鱼类生态需求的基础上计算生态流量阈值,并制定相应的调控策略。结果表明,三峡水库
摘要:分析雅砻江两河口和杨房沟水电站投产运行初期锦屏减水河段产漂流性卵鱼类早期资源及变化,为雅砻江中下游梯级水电开发的环境影响研究提供数据支撑。2022年5-7月在雅砻江干流锦屏二级减水河段凉山州冕宁县里庄断面设置采样点利用半圆弶网采集鱼类卵苗,同时测量网口流速、水温等环境因子,并结合径流量数据推断产卵场位置及规模。结果采集到鱼类卵苗12种,其中产漂流性卵鱼类4种,分别是中华金沙鳅、犁头鳅、长薄鳅
摘要:大坝建设使江河水文条件发生显著变化,明确震荡波动的水环境对漂流性鱼卵孵化过程的影响,对鱼类繁殖及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内试验,采用外界能量输入法分析震荡能量与孵化率之间的关系,探究6个不同发育阶段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鱼卵经过水体震荡后的孵化率、仔鱼畸形率及孵化历时变化。结果表明,随水体震荡强度或震荡时长增加,胚胎孵化率逐渐降低,仔鱼畸形率也逐渐升
摘要:过鱼效果监测与评估可为鱼道设计优化、功能完善及运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2020年6−9月采用陷阱法、张网法和水声学等方法对安谷竖缝式鱼道过鱼效果进行监测,以评估鱼道出口高程改进后的过鱼效果,保护大渡河鱼类资源。结果显示:(1)鱼道下游河段分布鱼类34种,包括过鱼种类蛇鮈、唇䱻、泉水鱼、瓦氏黄颡鱼、鲇5种和优势种光泽黄颡鱼、蛇鮈、唇䱻、凹尾拟鲿、鲫5种;月均单位捕捞努力量(CPUE)为13.39
摘要:探究西藏玉曲河流域裸腹叶须鱼(Ptychobarbus kaznakovi)的游泳能力,可为珍稀鱼类资源保护及鱼道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以体长(BL)18~27 cm的裸腹叶须鱼为研究目标,在野外场景下分别测试其感应流速、临界游泳速度、突进游泳速度和持久游泳速度。结果表明:(1)裸腹叶须鱼的感应流速为(0.17±0.01) m/s,平均相对感应游泳速度为(0.78±0.07) BL/s;临界游泳
摘要:基于长期监测数据分析水库富营养化演变规律和影响因子,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以浙江湖州老虎潭水库为例,收集2009-2021年历史数据,并于2022年3月-2023年2月开展为期1年的监测,分析水库及入库支流水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9-2022年,老虎潭总体呈中营养状态,总氮长期处于IV~劣V类水平,总磷多为III类,氨氮呈显著下降趋势(P<0.01),库区不同临测点水质和营
摘要:基于岷江眉山段地表水水质数据与土地利用指标, 利用冗余分析(RDA)阐明水质对土地利用的响应机制,并将此作为辅助信息来优化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中的污染源解析过程,为污染源判定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 研究区以氮磷和有机污染为主,各水质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关联性;土地利用指标对水质指标的影响方式和强度不同,耕地、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化肥施用量和单位面积工业GDP表现为对水质不利的因素,
摘要:为探明菏泽市河流中硫酸盐污染的主要来源,以洙赵新河流域和东鱼河流域为例,利用硫酸盐(SO42-)浓度、硫氧同位素(δ34S[SO4]和δ18O[SO4])研究菏泽市主要河流SO42-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来源。结果表明:(1)研究区河流中δ34S[SO4]和δ18O[SO4]值的变化总体表现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且洙赵新河流域δ34S[SO4]值和δ18O[SO4]值变化范围更大,
摘要:统计并分析东江河源段表层水体及鱼类肠道中的微塑料污染现状,可丰富内陆水域尤其是珠江流域的微塑料数据,为进一步研究淡水水体的微塑料污染特征提供数据支撑。2019年6月采集东江河源段的表层水体及䱗(Hemicculter Leuciclus)、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黄鳍刺鰕虎鱼(Acanthogobius flaviman)、鲤(Cyprinus carpio
摘要:探究微塑料在涨渡湖水系的分布和赋存特征,可为湖泊沉积物微塑料老化及生物毒性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在阻隔湖泊涨渡湖、七湖、陶家大湖、邻近长江干支流和连通水道设置11个采样点,通过采集表层沉积物,分析了长江-涨渡湖水系沉积物微塑料丰度、尺寸、形状和种类组成。结果显示,长江-涨渡湖水系所有采样点沉积物中均有微塑料存在,其干物质中微塑料平均丰度为2 602.25 n/kg,其中涨渡湖的微塑料丰度最高
摘要:了解涨渡湖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对环境的影响,为长江中下游湖泊重金属风险评价和污染防治提供基础数据。2022年7月在涨渡湖水系设置11个采样点采集沉积物样品,并测定样品中Cr、Mn、As、Ni、Cu、Zn、Cd和Pb共8种重金属的含量,同时分析样品沉积物中微塑料吸附重金属的种类,并评估了重金属生态风险。结果显示:涨渡湖水系不同研究区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分布不同,表现为邻近干支流>连通水道&g
摘要:为了解窟野河流域水体中芳烃类污染物的分布情况及其对环境造成的风险,对流域25个水样品中芳烃类有机物进行检测分析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窟野河流域水体中共有15种芳烃类有机物被检出,其中,酚类化合物占比93.4%,是主要的污染物;芳烃类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是沿流域分布的众多煤化工企业以及道路上机动车排放的尾气;窟野河流域水体中芳烃类有机污染物总浓度为100~5 162 μg/L,其中,2-4二硝基苯
摘要:通过2023年4-7月对长江上游宜宾、合江和江津断面鱼类早期资源的逐日监测,了解漂流性鱼卵种类组成、鱼卵径流量、产卵高峰期及产卵场的纵向分布特征,分析逐日产卵径流量变动与水文、水温条件的关系,明晰不同断面鱼卵径流量峰值出现的流量区间,辨识影响鱼卵径流量变动的关键环境要素。结果表明:共采集到漂流性鱼卵24种,包括长江上游特有鱼类鱼卵8种,其中红唇薄鳅(Leptobotia rubrilabri
摘要:从视频图像中快速、准确提取水生生物(如鱼类)的特征信息,是信息科学与水生态研究结合的热点。基于Transformer的视觉模型,采用一种基于弱监督语义分割的视频鱼类特征提取方法,在无需预训练或微调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对鱼的身体、头部和鱼鳍3类形态区域标签的分割提取。采用DeepFish分割数据集构建计算机视觉自注意力模型(vision transformer,ViT),通过对水下拍摄的鱼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