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上午,江苏省档案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办公厅主任尹卫东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办公厅主任兼参事室主任谢润盛主持会议,省档案局局长、省档案馆馆长顾俊作工作报告。 会议认为,2024年是江苏档案事业加压奋进、乘势而上的一年。全省档案部门不断完善党管档案体制机制,稳步提升档案工作服务质效,持续夯实档案事业基础,推动江苏档案工作现代化迈出扎实步伐。 会议强调,2
数智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虚拟现实、元宇宙、大模型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驱动着人类生产方式、国家治理方式和社会运行方式发生结构性重塑,信息的记录方式、存储方式、利用方式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档案是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的原始信息记录,数智化浪潮驱动档案管理对象从传统档案向数字档案、档案数据质变,使得档案工作从实体管理拓展到数字管理再延伸到数据管理,推动档案资源从分
摘 要:把握档案强国的内涵实质是推进档案强国建设的逻辑起点和前提。档案强国之“强”,需从局部性与整体性、内向性与外向性两个维度进行辩证理解:其既包括档案强国建设自身发展的阶段性高度,也包括档案强国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价值高度;既源于档案强国内部的自我构建,又体现在档案强国外部的社会认可。“十五五”时期是档案强国建设的关键阶段,应坚持“内外兼修、双向发力”的实践路径:对内固本强基,通过深
摘 要:“十四五”时期,我国档案事业各项工作稳中求进,为“十五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当前存在的档案事业发展水平与中国式现代化整体进程不协调、档案制度设计初衷与档案制度实施效果有落差、档案基础建设成效与档案工作显示度不一致、档案人才储备与新兴技术发展应用态势不匹配等诸多问题与挑战,档案事业需要从思想引领、实践导向和行动路径三个方面谋划“十五五”时期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思路。为更
摘 要:数字政府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档案工作作为其基础性支撑体系,亟须在“十五五”时期实现深度转型与战略升级。文章基于数字政府的核心目标,分析其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需求,并指出档案工作在海量电子文件管理、档案资源整合共享、技术适配以及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现实挑战。据此,文章围绕资源、服务、安全、技术和人才五大维度,展望档案工作融入数字政府建设的主要方向和发展路径,为“十五五”时期档案工作深
摘 要:人才是事业建设和创新创造中最活跃的因素,档案人才是衡量国家档案事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加快推进中国档案人才体系建设不仅是实现中国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更是档案工作应对环境变革和现实挑战的必然选择。面向“十五五”的国家档案事业建设,应聚焦人才强档和档案强国发展目标,进一步重视和加快档案人才体系建设:一是加强档案人才规划,构建人才治理体系,营造良好人才生态环境;二是丰富档案教育层次,扩
摘 要:文章旨在探讨“十五五”期间档案科技创新工作体系的完善路径,以推动档案事业的全方位转型与升级。档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科技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驱动力。通过分析“十四五”期间档案科技应用的现状与不足,文章提出构建综合性档案科技工作体系的必要性,以应对技术协同性不足、数据治理不完善等挑战。据此,文章围绕制定技术标准、优化数据处理技术、构建智能化服务平
摘 要:“文本”是文献发展史上的重要名词之一。我国古代“文本”一词最早见于三国时期《人物志》中,此后作为文献类名词沿用至今,在文献学、秘书学、文书学、档案学等领域作为专业词汇发挥着重大作用。文章采用历史语言学、计量语言学和发生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多个数据库检索、统计分析,发现古代、近代“文本”一词整体上出现次数相对较少,主要词义为文章、文献或文献版本等书面材料。近代“文本”一词除了延续古代的用法之
摘 要:企业档案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符合世界一流标准的档案管理体系成为推动档案数字化转型和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必然选择。文章基于“圈层结构”,围绕企业档案管理实际,设计企业一流档案管理体系框架,将其分为核心业务层、建设要素层和战略目标层,各层之间层次分明、相互支撑,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档案管理体系框架对企业的应用价值,包括服务于全面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服务于系统调整档案机构设置、
摘 要: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技术在展现其强大功能的同时,与之相伴的应用风险也在不断凸显,令关于算法透明度及其衍生技术的可解释人工智能渐入研究视野。文章梳理了可解释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分析其应用于档案领域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三类可解释人工智能在档案领域的应用场景,即档案资政、档案开放审核、档案数据治理,以期丰富档案领域的技术研究视角。 关键词:可解释人工智
摘 要:在档案资源形态演变的背景下,档案利用需求体现出从存证服务到知识服务的升级换代过程,基于多模态档案资源的知识服务渐成趋势。依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五要素,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和验证多模态档案资源知识服务影响因素模型,归纳多模态档案资源知识服务的核心要素,有助于优化多模态档案资源协同效果、创新知识服务实践方式。多模态档案资源知识服务受到资源完整性、资金支持力度、工作理念、产品有用性、用户信息素养等
摘 要:叙事传输是一种从用户体验出发,通过特定叙事技巧改变用户态度的故事信息说服机制,对其科学合理运用可为数字人文项目提质增效。文章运用质性的案例分析和归纳法,以“数字人文奖”平台典型获奖项目为案例来源,从叙事质量、个人因素、情景因素三个维度搭建获奖项目叙事内容得以成功传输的分析框架,最终得出可供我国数字人文项目开发借鉴的叙事技巧,即守正创新,提高叙事质量;促进共鸣,贴合用户情感;开拓意境,雅正叙
摘 要:数智技术背景下中国档案文献遗产活化对深化国民认同、坚定文化自信、解码中华文明基因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网络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等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活化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并从活化主体、活化内容与形式、活化技术、活化宣传四个维度对初级、中级、高级三种活化类型进行具体分析,发现数智技术背景下中国档案文献遗产活化存在主体协同效应尚未发挥、资源建设尚不完备、技术应用尚不全面和活化宣传尚不到
摘 要:档案产业园建设是推动档案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以档案工作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着力点,探讨其科学建设问题迫切且必要。文章使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档案产业园建设模式,包括生产制造类、服务外包类、产业培育类、创新创意类四种档案产业园建设模式。通过档案产业园现状及应然模式对照,提出科学选择建设模式、关注重点发展领域、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及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四方面建设策略。 关键词:档案产业;档案产业
摘 要:不动产登记电子文件管理对提升登记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LDA工具对相关政策文本进行了量化分析,探讨政策在时间、机构、效力位阶三方面的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政策主题主要涵盖机构管理体制与落实机制、电子资料查询利用、数据共享与平台建设、法律法规与登记规范、政务服务与电子证照应用等方面。基于此,文章进一步归纳出政策演进趋势,包括制度规范化精细化、多部门协同深化、服务高效化、平台建设创新
摘 要:探究元宇宙技术热潮下档案利用服务的创新路径,有利于提升档案利用服务能力,激活档案数据价值。文章首先从档案利用服务视角解读元宇宙技术体系;然后对元宇宙技术赋能档案利用服务的内涵变化进行探究,对元宇宙技术赋能的动力机制深入剖析;最后基于医疗档案应用场景,构建元宇宙技术对医疗档案利用在零距离交互、沉浸式查询、智慧化诊断、虚拟化服务四方面的创新场景。 关键词:元宇宙;档案利用服务;医疗档案 分
摘 要:在我国数字转型的背景之下,传统的城建大事记编纂已无法满足当前大事记编纂方式标准化、数字化的需求。文章基于档案事业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的行业趋势,梳理城建大事记编纂现状,并以《苏州城建大事记》的编纂实践为例,从编纂理念、编纂资源、编纂流程、编纂成果四个方面提出城建大事记标准化编纂的策略。 关键词:城建大事记;编纂;标准化 城建大事记作为城建档案资源开发的成果之一,可以为追溯城市发展提供真实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是档案工作的重要课题。多元化传播环境下,传统档案宣讲方式难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需要创新发展路径。文章以档案文化传播的视域,深入分析红色档案展览宣讲工作面临的挑战,从相关案例入手,探讨宣讲内容、形式、人才以及传播渠道等方面的创新路径,旨在提升档案文化传播的效果,促进档案文化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档案文化传播;红色档案;宣讲 红色档案展
国家档案局赴南京溧水调研二轮延包试点档案管理工作 近日,国家档案局经科司调研组一行到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笪村、洪蓝街道三里亭社区调研二轮延包试点档案管理工作。溧水区档案馆、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同志参加现场调研和工作座谈。调研组强调,一要提高认识,明确责任。要坚持慎重稳妥、先试先行的原则,稳步推进档案整理工作。二要加强指导,主动服务。在确保前期资料收集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上,要继续探索归档整理工作,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