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老年群体的复杂性和异质性,及其与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多重张力,对新时期养老体系的 构建和完善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式养老成为重要的社会命题。而在本土化框架下,中国式养老不仅是老龄化特殊国情和中国式现代化结合的时代产物,也是实现老龄社会良治善治的关键落点。一方面,我国人口要素、文化传统、社会体系、发展阶段等国情 具有复杂性,当前和未来的
摘 要: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积极应对当前我国人口发展新常态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效应不足的破局之策。尤其是面对人口老龄化持续加深和脆弱人群规模逐步扩大的现实矛盾,健康素质提升相比于其他人口素质进展具有更加迫切的现实需求。立足于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从理论、现实和应用层面系统阐释健康素质作为人口整体素质的基础要素如何支撑和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缓解当前人口转变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潜在矛盾
摘 要:基于对2000、2010、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发现我国近20年来机构养老的老人数占老人总数的百分比大幅提高,而且城镇的增长幅度远大于农村。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和家庭幸福调查”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机构养老的老人多为生活不能自理、80岁及以上高龄、男性、居住地城镇、教育水平较高、没有配偶和/或没有存活子女。应用ProFamy多维家庭人口预测方法及软件的家庭人口预测表明,
摘 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老年人口的健康需求已从单纯的延长预期寿命向追求高质量、健康长寿转变。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 采用分层APC交叉分类随机效应模型(HAPC),深入分析了我国老年人失能程度随年龄、时期、队列的变化趋势,探讨了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与社会参与对老年人失能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失能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时期效应显著,表明医疗保障制度改
摘 要:随着生育政策放开,我国女性面临更为激烈的育儿和就业冲突,影响了女性高质量充分就业。 挖掘家庭内部照料资源,从理论视角分析丈夫育儿与女性就业的影响关系及作用机制,使用Probit模型、 倾向值得分匹配法发现,丈夫育儿参与能够显著促进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其结果通过稳健检验。在机制分析中,研究发现丈夫育儿参与通过减少女性的家务和照料时间从而促进女性就业,而女性及丈夫的性别不平等观念均会削弱
收稿日期:2024-01-18;修订日期:2024-07-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网络视角下城市增长与收缩的测度与机理研究” (42171216);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重大培育项目“双碳目标下纵深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研究” (ZD202302)。 作者简介:郭涛,经济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吴康(通讯作者),理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
摘 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打破以往“毕业即就业”惯例,选择加入 慢就业这一新群体之中。梳理相关文献发现,社会各界对高校毕业生的慢就业选择褒贬不一,这与慢就业中 包含了主动、被动两类群体密切相关。 以就业能力这一兼具主客观要素的复合因素为切入点,采用logit等实证方法来分析 慢就业选择背后的深层次成因及其微观作用机制。 研究发现,就业能力是影响高校毕业生慢就业选择的关键因
摘 要: 以2000—2023年CSSCI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的青年就业领域文献为基础,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对我国青年就业领域的核心议题、研究进路进行梳理,并对未来青年就业领域的研究进行展望。研究发现,青年就业领域研究力量分布广泛,研究主题较为多元化。相关研究涵盖了青年就业状况与失业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发展、新业态发展与就业质量提升、青年群体就业与创新创业、疫情影响下的青
摘 要:随着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高质量就业成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基于《中国统计年鉴》和 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 2012—2018年四期 面板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了双循环影响我国高质量就业的传导路径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内、外循环之间的协调互动可以显著促进高质量就业,其效应贡献率为45.15% ;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