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欧盟提出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俗称“碳关税”,是当前国际治理的热点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目前,欧盟已完成碳关税立法并进入具体实施阶段,英、美等国家也提出类似法案。七国集团(G7)联手主导建立了国际气候俱乐部,为合作推行碳关税作准备。2020年以来国内涌现大量碳关税研究,多关注碳关税的直接经济影响,对碳关税的政治影响认识不足,缺乏在公平视角下对于碳关税的逻辑和内在缺陷的剖析,对
摘要 更新的国家自主贡献(NDCs)所描绘的碳减排路径,能够实现《巴黎协定》要求的2 ℃温控目标,这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里程碑。然而,现有文献尚缺乏关于落实更新的NDCs的经济及能源影响效应的研究。有鉴于此,该研究借助全球多区域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GDyn‑E),预测并比较了全球共同落实更新的NDCs对中国等主要国家和地区中长期经济增长、能源对外依赖水平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①中国落实国家
摘要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对国际社会做出的承诺,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从国家顶层设计逐渐落实到企业实质性要求,因此探讨国家碳承诺能否推动企业碳承诺,找到中国碳承诺实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2017—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以2020年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承诺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国家碳承诺对企业碳承诺的
摘要 创新结构失衡是现今制约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瓶颈。政府补助是政府部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但是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内部创新结构影响的研究还十分匮乏。该研究在对政府补助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结构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助2010—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285家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补助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质量结构与创新行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①政府补助
摘要 如何有效利用产业政策使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充电桩建设协调发展是中国政府面临的政策难题。该研究聚焦异质性产业政策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影响,基于2010—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时变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充电桩建设补贴政策、电价优惠政策、土地供给政策及布局规划政策对充电桩保有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讨论了按功率补贴与按投资总额补贴的效果差异。研究发现:①实施产业激励政策地区与
摘要 要促进林业碳汇高质量发展,不仅应对其开发经营加强行政监管,也需从私法角度厘定林业碳汇权的法律属性,明确权利主体、客体及内容,实现林业碳汇权的私法化配置。从法律属性上说,林业碳汇权为准物权,其客体既具有特定性、独立性等物权属性,又在排他性、支配性、有体性等方面具有与典型物权不同的特殊性。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相关法律未对林业碳汇权作出具体规定,现实中常出现林业
摘要 2018年实施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蓝天保卫战”)首次在政策目标中提出“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但鲜有文献探究该政策的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效果。该研究基于中国2015—2021年265个地级市数据,首先构建减污降碳协同度指标,其次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蓝天保卫战”对减污降碳协同度的影响及其在不同资源类型城市中的异质性,最后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以及用地结构4个维度
摘要 如何充分激励制造业企业履行环境治理责任,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的环境倒逼效应,关于绿色认证这类软性工具的环境激励效应关注不足且结论莫衷一是。该研究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基于2015—2021年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通过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绿色工厂认定这一政府绿色认
摘要 “双碳”目标约束下,考察市场型环境规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效应,对提升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双赢”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中国A股8个试点行业2008—2020年的数据,在平行趋势敏感性检验和处理效应异质性检验的基础上,采用稳健估计量检验该政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效应,进一步考察该政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和异质性。结果表明:①实施碳排放
摘要 垃圾分类政策执行是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的重要手段,而推进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系统协同发展是提升垃圾治理水平的重要保障。基于系统理论,以杭州市江干区垃圾分类政策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企业与社会多系统协同为研究对象,构建以“平行关联—互动关联”为基础的系统分析框架,阐释抽象系统理论与微观实践模式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①遵循制度、契约、志愿行为逻辑的多类型关联,既可能增强互补效应,也可能产生封闭倾向和
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与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的两项重大发展战略,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实现共同富裕,关键在于进行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该研究采用功能分析法和跨学科分析法对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功能进行定性分析,采用案例法对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促进共同富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具有4项基本功能(市场化、资本化、资源配置、生态化)。②在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自然资源资产
摘要 中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多种价格节水激励机制创新最终都绕不开农户对灌溉用水实际成本的直接反应,所以必须直面灌溉用水需求价格弹性问题。该研究基于1963—2022年全球范围内59篇文献中237个灌溉用水需求价格弹性的研究结果,通过meta回归分析方法,量化了导致灌溉用水需求价格弹性差异的主要因素,并分别通过价格水平和水价弹性区间的异质性效果探讨了农业水价政策的可干预空间。结果表明:
摘要 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背景下,农业生产性服务作为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该研究基于湖北省6县959份农户调查数据,构建农户耕地保护措施认可度和农业生产性服务满意度“双路径”分析框架,通过是否采用、持续采用、未来采用3个层面刻画耕地持久保护行为特征,利用Probit、NB2、OrderedProbit和CMP模型,探
摘要 土地资源配置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支撑作用,优化配置工业用地对中国实现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该研究从环境政策与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相结合的视角,以2007—2020年中国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目标约束对地方政府清洁生产型行业土地出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采用调节效应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面临的
摘要 人才的空间分布格局塑造了产业空间格局,“产业随人才走”成为新趋势新现象。但对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的因果逻辑未能形成统一的分析框架,二者相互作用的微观机制仍然是一个理论“黑箱”。该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中的自由企业家模型进行拓展,放松人才和企业同步流动的强假设,纳入新空间经济学的地方品质驱动效应以及人才异质性,建立一般性的空间均衡分析框架,探讨了异质性人才集聚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产业集聚影响的微观机制
摘要 人口老龄化和数字经济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因素,有必要探讨这两种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并影响劳动力市场。该研究以数字经济为视角,基于两阶段世代交叠模型,将人口老龄化、数字经济与就业结构放在同一框架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2010—2019年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检验了人口老龄化对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数字经济在老龄化对就业结构影响中的
摘要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财政激励政策作为促进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公共政策体系中的关键性制度安排,其有效实施能够显著改善产业的碳排放绩效,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然而,现有研究大多忽略其对产业生态化的财政驱动作用。基于此,该研究选取2007—2021年中国28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非径向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