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年经济工作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提出了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重要任务,以及积极促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总体目标。为了达成2023年经济运行目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
香港与内地实现全面通关 香港与内地2月6日迎来全面“通关”。香港特区署理行政长官陈国基2月7日表示,“通关”首日的总出入境人次约为28万,出境和入境人次大致各一半。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制度规则发布实施 2023年2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注册制的制度安排基本定型,在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人物 马云现身澳大利亚! 近日,有网友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偶遇马云在酒店,照片中的他脚蹬布鞋,身穿T恤配休闲裤子,喝着3块钱一瓶的可乐,身边也没有一个保镖,显得非常低调。近日,马云和一位外国友人一家的照片也在社交平台被发布。 一位阿里巴巴内部人士向记者确认了马云在澳大利亚的消息,但并未透露关于他的行程。 在澳大利亚,有一家外国友人与马云延续了四十多年的友情,他们正是43年前在西湖边和中学生马云
2023年,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仍高,年初以来强烈的“软着陆”预期亟待修正,全球金融市场回暖的节点或延后至下半年。欧洲的能源和债务风险,以及日本货币政策框架调整的风险,可能阶段性加大国际市场波动;而新兴市场凭借更优的经济基本面和全球风险偏好回升,有望迎来“春天”。在美欧衰退风险的底色之下,债券等避险资产具备配置价值,股票等风险资产反弹或待衰退兑现,美元指数波动中枢或下移,原油等商品多空因素交织、不
2022年,积极财政政策持续加大实施力度,一系列稳增长政策与接续政策出台并迅速落实,对稳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发挥了较高的效用。但在全球通胀仍然高企、主要发达国家持续加息、疫情反复、能源价格上涨、房地产市场较弱等内外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国内实际需求尚未提振,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稳固。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与经济工作会议均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
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加速推进,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了优先位置,消费升级方兴未艾,消费筑基星火燎原,中国消费崛起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和规模巨大的内需市场,消费增长的体量和潜力值得深入研究。虽然市场关注点更多聚焦于消费升级,但我们认为,伴随着中国式内生增长模式的逐步确立,消费筑基将成为更显著的行业趋势。 消费筑基这条不同于欧美发达经济体却契合中国
回首2022年,环球金融市场于重重阴霾下如蹈水火,引无数投资者尽折腰。股票、债券、黄金、虚拟货币等各类资产折戟沉沙,尽数惜败。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股票泥沙俱下,近乎无一幸免;美债遭受超百年来最大回撤;一向被视作高通胀环境下避风港的黄金全年走势承压,表现平平;更遑论虚拟货币价格奔流直下,一泻千里。 2022年,地缘政治风暴和能源危机等多重冲击令环球通胀高烧不退,欧美主要经济体通胀续刷40年新高,日本
2022年的中国经济可以说异常艰难,对于所有人、所有经济主体都如此,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次低点,仅次于2020年。 同时,这一速度可能也低于全球平均增长,更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在各项重大政策,如防疫、房地产、平台经济等均出现重大调整的背景下,我们依稀看到了漫长黑暗隧道尽头那缕微光,三年来笼罩在经济和市场上悲观的阴霾将慢慢散去,市场主体的信心将渐次
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似乎存在某种投资“惯性”。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加重、投资回报率边际下降,对于以投资还是消费作为稳增长的主要抓手,人们的观点往往莫衷一是、见仁见智。从根本上讲,争论的焦点往往在于对经济增长源泉的思辨,以及短期和长期政策的权衡。而在“三驾马车”的三分法范式上,经济学界容易把消费和投资独立乃至对立起来。 事实上,投资和消费在促进经济发展的机理上存在不同,但两者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动
商品市场卖的是现在,股票市场卖是是未来。对未来的定价需要“信息+预期”。因此股票市场的第一要求是保证信息公平。从这个意义上,审批制是自上而下中心化的信息发现和监督过程(某会),注册制则是自下而上的分布式体系(交易所,各种中介,媒体,行业协会等)。对于一个分散化的复杂动态系统,审批制很明显已经不适合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阶段。我一直说,中国当前有两大市场需要“闯关”,一个事关金融现代化,一个事关财政
2023年大类资产配置策略:投资中国,多配股票 总体上看,2023年国内大类资产收益大概率要高于2022年,经济逐步恢复、风险偏好上升、政策宽松、外部压制估值的美联储加息等因素将逐步解除并转为有利因素。 从内部看,防疫政策优化,中国经济将从疫情模式重回市场经济模式,生产生活秩序持续恢复,预计2023年GDP增速将达5%以上;经济动能从外需切换到内需,基建仍是主要支撑力量,房地产投资和消费降幅收
研判汇率走势的三大逻辑 临近年末,展望2023年,我们欣喜地看到现在市场的趋势已经逐步从反弹走向了反转。未来10年全球资本市场可能都有比较大的风险,甚至可以形容成资本市场的“沙漠”。但是中国优质资产包括A股的优质资产以及港股的优质资产,有可能是“荒漠中的绿洲”,而当前正是布局好资产的一个最好时机。 关于全球资本市场与A股的联动效应,过去10年美股三大股指走出了几乎是单边上涨的10年牛市。而A股
人物简介 谭崇台(1920年6月-2017年12月9日),著名经济学家、人文社科资深教授、获“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中国发展经济学第一人”,武汉大学资深教授。全国重点学科武汉大学西方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是武汉大学发展经济学专业的创立者,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创始人和指导者。先后兼任中美经济学教育交流委员会(CEEEUS)中方委员、中华
宏观经济不仅关乎国家命运,也深刻影响着我们每个人。过去,我们的关注点在于如何解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令人赞叹的表现;今天,身处迈向高收入阶段关键节点的中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城镇化速度减缓、投资放缓等诸多变化和各种新挑战,我们更加希望了解的是一些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如:未来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是什么?科技创新的潜力和机会在哪里?新基建能否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亮点? 本书作者结合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