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党报党刊的发展史上,频繁地改名是一个显著的特征。研究发现,从1919年到1949年三十年间,改名的党报党刊数量约占所有党报党刊的四分之一。不同时空场域下党报党刊的改名呈现不同的特点:苏区时期是党报党刊名称从“刊”改为“报”的关键时期,土地革命和抗战时期报刊改名呈现出“革命化”和“军事化”色彩,国统区党报党刊的改名则显得更为“隐蔽化”和“戏剧化”。党报党刊的改名既源于中国共产党因应政治社会
摘 要:延安时期,为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信息“封锁”和“污化”传播,准确阐明党的方针和政策,展现真实的党的形象,积极争取更多的外援,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对外话语传播策略。党对外话语体系的传播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中共不仅通过各种出版物和广播向国内外宣传自身的政策和成就,还积极邀请外国记者和学者访问延安,以其亲身经历,客观报道延安的真实情
摘 要: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新闻、平台与用户的关系,再造新闻业的未来。基于制度同构的理论视角,对中国、美国、荷兰媒体在2022年11月至2024年3月发布的有关新闻业和人工智能的新闻报道进行主题分析,探索人工智能影响下新闻机构和平台公司的关系。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平台公司对新闻机构的控制扩展到了内容、渠道和新闻生产三个层面;同时,新闻机构也通过自建平台、多模态新闻和版权保护的方式展开“去依附”的
摘 要:基于相对剥夺感理论,通过社会比较和相对剥夺感的间接效应,构建社交媒体使用对社会心态影响的链式中介模型。运用调查法和统计软件SPSS,对当下社交媒体使用与社会心态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社交媒体使用显著影响社会比较和相对剥夺感,链式中介效应表明社交媒体使用依次通过社会比较和相对剥夺感两个环节,显著影响社会价值观、社会认知和社会情绪。当大量的社会个体产生相对剥夺感时,个体层面的负面情绪就会通
摘 要:Twitch.tv 将消费者体验作为制胜法宝,从众多直播平台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其吸引消费者的举措包括体验方式上赋权消费者参与,营造数字在场感、社群共同体验感;体验效力上使消费者“卷入”媒介事件,营造“现场直播”的同感体验;体验群体上深耕频道间的融通,以聚合消费者,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中国电视媒体以及媒体深度融合实践可以借鉴Twitch.tv的经验,以“消费者体验”为引擎,将“消费者体
摘 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升维迭代,加速了传统新闻实践的流程重构,拓展了新闻范式研究的技术边界。采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和CiteSpace等可视化软件,对中外主流文献库中以“人工智能”并含“新闻/新闻业”为主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发文历程、作者共现、共被引情况和关键词等指标的比较分析,展现海内外近十年来人工智能视域下新闻业研究的热点分布与演进趋势。其中,国内学者的研究重点围绕技术重构新闻生态、人机协作下的价
摘 要:文章通过计量学方法,量化分析了我国2001—2024年以网络阅读为主题的相关文献,多维度探究网络阅读的研究概况、热点及趋势。研究发现,网络阅读仍是我国重要的研究领域,其主题主要集中在图书馆导读服务、数字出版、全民阅读、阅读推广等内容层面,未来可能会持续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我国网络阅读研究领域已迈进新的发展阶段,后续可结合加强跨学科合作、促进阅读指导和管理、个性化推荐与产业改革创新等
摘 要:传媒产业化和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我国各级媒体实施绩效考核制度的背景。文章以社会学新制度主义和组织文化为理论视角,基于我国中部地市级H电视台的深度访谈和民族志观察,考察传统媒体转型背景下媒体组织文化对绩效考核制度实施的影响。研究发现,该媒体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既受到一般单位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原则、单位编制管理文化的影响,又受到内容生产和安全播出的媒体行业制约。与此同时,还面临政治经济结
摘 要:文章基于对中西部六省农村居民的问卷调查,测量和比较农村居民的政策认知水平,聚焦基层组织传播行为,考察影响农村居民政策认知的传播因素。研究发现,农村居民的政策认知在主客观层面、不同群体间皆存在分化,他们对具体政策内容的自我认知评价和掌握水平不容乐观。相比经济因素,智识因素的影响更大。基层信息机构的数量和服务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组织传播渠道有局限性,从去中心化到再中心化,社交媒介能为组织传
摘 要:网络短视频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乡村形象建构与传播,也为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一个重要场域。然而,区域乡村形象传播研究尚未得到足够关注。从抖音平台的杭州乡村短视频内容分析来看,当下杭州乡村短视频形象从传统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让位于当代的公路别墅景观,反映了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成就,却存在传播主体不够突出、反映内容片面化、形象塑造刻板化、表现形式传统化等问题。以房屋为代表的物质富裕景观陈列,表征了
摘 要:融媒生态环境中,音频媒介的新业态和融合路径备受关注。无线电广播向车载场景的转向和移动音频平台的崛起,使音频传播呈现出声屏共存、双线并进的态势。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打破了这一平衡,推动音频媒介进一步演变。通过分析无线电广播与移动音频平台在车载场景中的竞合关系,揭示出音频媒介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路径。研究表明,智能网联汽车的普及和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成熟,显著提升了移动音频平台在车载收听市场中的竞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记忆的活态载体,对维系民族共同体想象、凝聚文化认同至关重要。越来越多以非遗为主要题材的纪录片引发了现象级的文化潮流,并形成了一套本土化的、联通历史与当代的叙事系统与美学范式,成为建构大众非遗想象的主要话语来源。一方面,通过“去语境化”的话语方式,纪实影像以超脱出具体情景的极致感官体验,实现了对文化本质的直观建构;另一方面,纪实影像又通过“再语境化”的话语表达,激活
摘 要:早期数字游戏在情感表达上的不足,致使游戏的电影化类似于一种“跨媒介”的摹仿。好莱坞电影呈现出明显的游戏化倾向,而数字交互引擎在电影中的缺失,使之成为一种“伪互动”的戏仿。全新的交互式电影游戏兼具电影的讲述性再现、戏剧的模仿性演绎、游戏的交互性模拟三种特性,平衡了叙事与互动的关系。影游融合从传统的写实主义美学转向“拟像世界”的化身叙事,进而生发出人机交互叙事。数字游戏正试图以空间化逻辑来替代
摘 要:作为当下炙手可热的文化形态,脱口秀节目的走红在于内容生产者精准迎合了Z世代网络原住民对视听产品的情感偏好,以喜剧形式和媒介技巧强化了现实观照,形成了独特的共情链条。即以受众共情心理的多层次结构为基础,基于文本内容逻辑和媒介话语逻辑共同作用下的一种叠加效应。表演者从Z世代代际文化中汲取情感要素,通过播出渠道输送至受众端,受众接受情感链接的同时触发分享机制,由屏端输出的情感联结进入人际传播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