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龙舞远,巳蛇摇摇而来。 东北的风依然吹过落雪,江浙沪地区的梅灿若 云霞,岭南的英歌与舞狮振奋了街边的红衣少年。 有人那被檐廊下的串串腊肠引了一年的味蕾极 度满足;有人在上午10点钟被妈妈一把拉开窗帘 后的阳光照醒,刚嘟囔着说“今日份的母慈子孝余 额不足”时,一枚温温的汤圆就投喂过来;有人陪 祖辈大口喝酒,听老人家忆起热血青春,也知道唯 如此自己才长成了白杨,这种亲人的灵魂链接历久 弥坚…… 所以
植脂末引争议 新标准将出台 近期,关于植脂末的争议再次成为热 点话题。1月7日,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发 布通知称,按照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该 协会现对已完成的行业标准《植脂末》(征 求意见稿)广泛公开征求意见,相关意见 及建议于2025年2月7日前以邮件形 式反馈至联系人。 相关修订文件显示,由于植脂末中的 脂肪主要来源于食用植物油及其制品,因 此将“食用油脂”修改为“食用植物油及 其制品”;不再强
春寒.料峭的早春,万物开 始复苏,那些时不待人的鲜物 开始一一登场。一盘春意,会 妙得直击心扉。食岁谷,全真气,顺天时。食味知春,人间值得。
身处异乡,难免会起莼鲈之思。 每年开春,最令我魂牵梦萦的,是家乡的野 菜。苏轼的《浣溪沙》中有道:“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蓼、蒿皆为初春南方的乡间 野菜,此外还有荠菜、水芹、草头、菊花脑、豌 豆尖、马兰头等,都是刻在江南人基因里最质朴 的珍馐。冬去春来,山麓田畔的野菜尽显生机, 头茬的野菜鲜嫩清新,自带芬芳,即便是裹着泥 腥味的苦涩都充满了灵性。 儿时每年清明前,父亲会开车带上一大家
新疆的冬天寒冷且漫长,这使得初春的美 味更让人期待。 其中,榆钱以其特别的风味独树一帜。榆钱树长在北方,整个冬季,榆树枝头都是灰蒙蒙的。寒风稍暖,榆树就率先泛出碧色,枝条 变得柔软,萌发出星点幼芽。待积雪消融,榆钱便成串地绽放,碧绿中带一抹鹅黄色,新鲜 又娇嫩。 榆钱最常见的做法是,洗净、晾干后拌以 面粉,上笼蒸熟后配以蒜泥和热油。这样制成的菜肴不粘不塌,口感绵密又软糯,又因其谐 音是“余钱”,更
小雨淅淅沥沥地洒下来,打在窗户上,发 出轻微的“噼啪”声,裹着雨点的风从窗外吹 进来,带来了新鲜的泥土气息。向外远看,草 木还未抽出新的枝条,但隐约有了些生机,又 是一年早春了。 早春是各种蔬菜上市的时候,土豆、豆角、 芹菜、韭菜、芥菜等较为常见。这些蔬菜在早 春时最为鲜嫩可口,尤其是韭菜,被誉为“春 季第一菜”,食家有云,韭菜春香、夏辣、秋苦、 冬甜,春天是韭菜吃起来最香的时候。《本草拾 遗》中
“春是一个多么可爱的名词!” 我特别喜欢丰子恺这个充满生活意趣的老 头写春天时,这句直抒胸臆的开场白。回想年 少时候的自己,经常会因为春雨绵绵而感到莫 名忧伤,差不多到了30岁后,才豁然开朗, 那被雨丝润泽的树林,发芽的种子,星星点点 摇曳的野花,还有新翻松的泥土的芬芳……全 部都是那欣欣向荣的生机啊。且不说春天看山、 看水、看花、看景的美好,就是去野外走走, 顺便挖一点野菜,也是一件挺幸福的事情
一 三餐四季,纸短情长,一年又一 年,2024甲辰龙年刚过出一点感觉, 2025乙巳蛇年已经到来。但转念一 想,时间就是个虚妄的概念。“一微尘 里三千界,半刹那间八万春。” 2024年初,电视剧《繁花》让上 海生机再现,大生动了一回。人们开 始集体怀旧,不断回忆30多年前的上 海。除去回忆滤镜的20世纪80、90 年代的上海,没有王家卫镜头下的美 拉德色,没有流光溢彩,没有汹涌浮夸, 却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