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红色记忆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追求独立解放、发展复兴的革命奋斗历史中所创生的一种集体文化记忆。红色记忆具有明显的历史文化属性,也具有突出的空间表征。从空间视域来看,红色记忆主要在实体空间、虚拟空间与人们的空间实践中得以生成。红色纪念场馆建筑是红色记忆的物质载体与实体空间,媒介化生产的红色文艺作品从虚拟空间层面书写建构了多样化的红色记忆,广大民众则通过社会性、日常化的生活空间内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围绕自我革命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建构起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这一管党治党的全新政治话语表达。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话语蕴含着“源与流”“长与常”“上与下”“理与情”“前与后”等多重辩证逻辑,即坚定党的革命性特质因时俱进的概念流向,以确保党的革命本色;稳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与自我革命制度化建构彼此同构,实现自我革命话语出
摘 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和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中国形态”,是具有高度话语创新、鲜明内生特质和强烈实践取向的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从话语体系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话语创新集中体现在“新的文化使命论”“新的文化生命体论”“文化主体性论”“魂脉根脉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论”等话语范式的建构上;从内生特质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蕴
摘 要: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推动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良性互动的历史。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基于生成同源、价值同构、目标同归的共生条件而具备交织同行的互动前提。在历史交汇的纵深处,社会革命目标塑写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历史,自我革命精神融贯于党领导社会革命的历史,自我革命史与社会革命史交汇形成党的历史,构成了百余年来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互动逻辑。两条历史线索的纵向交汇勾勒出由社会革命激发互动转向自我革命主导
摘 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政党信任赖以发生的社会情境和政治传播形态。如何顺应民众但又不盲目迎合,有效引导和形成新的公共精神、建构一种建设性政党信任形态成为一个负责任政党面临的新挑战。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应对新媒体带来的信任危机过程中,通过其沟通姿态的转变、一系列富有远见的制度安排和果断行动,建构了一个既具有开放性又兼具包容性和公共理性的政治沟通环境。这些措施对新媒体给政党信任带来的负面影响有着渐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重要论述。从生成逻辑看,这一重要论述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智慧,承继了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经验,回应了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现实难题。从核心要义看,其强调“主体责任是主要责任、分内责任、政治责任”,强调“人人有责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强调“健全责任落实的完整链条”,形成了
摘 要: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高度概括,是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其生成逻辑主要包括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凝练于中国共产党奋斗实践的成功经验、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其核心要义涵盖前提是坚持人民地位至上、关键是坚持人民力量至上、核心是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根本是坚持人民标准至上。其实践指向包括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最高行动准则,要在
摘 要:作为一种划时代的信息分发模式,算法推荐在重配媒介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在重塑整个社会的话语权力格局。算法推荐标签化、个体化、场景化、迎合化的信息推送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主流意识形态总体性话语秩序解构、公共性话语议题虚化、抽象性话语叙事区隔以及主体性话语价值偏离的情境困境。因此,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需要顺势进行效能优化,既要实现组织化主体与个体化主体的多元协同,又要实现理性议题与感性议题相融合、法律
摘 要:政治仪式因其具体性、公共性、在场性等内在特质破解了意识形态教育的现实困境而发挥着重要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政治仪式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功能发挥遵循人的思想意识形成规律,具体表现为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坚之以意、笃之以信、训之以规的方式发挥传递政治价值、激发政治情感、深化政治认同、坚定政治信仰、规训政治行为的政治功能。新的历史起点上,探索进一步发挥政治仪式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应在政治仪式的筹策展
摘 要:话语建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权提升的基本前提。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的出场和演进,既关系到话语赓续性表达的理论生成逻辑、话语历时性表达的历史生成逻辑,又指涉话语世界性表达的现实生成逻辑。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建构既要从话语主体、叙事基础、逻辑主线、价值内核等层面准确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的基本内涵,又要从话语表达、话语自信、价值指向、道义担当、实践旨趣等方面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的内在特质。建构具
摘 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核心要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深刻回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理性关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理论的标志性维度,为解决人与自然矛盾提供了新思路。基于中西生态范式比较的视域,梳理分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理论来源、样态建构,从人与自然关系、价值主体、发展模式三重维度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范式的优势
摘 要:当前,数字技术通过数据驱动机制、专业嵌入机制和技术赋能机制推进了政府治理创新发展。数字技术赋能政府治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诸多方面,是一个较为复杂且长期的过程,还面临着技术支撑、传统治理、数据应用以及法律保障等多重赋能困境。为此,需要创新数字技术体系以消除赋能基础性难题,完善数字治理系统以突破赋能发展性难题,建立数字信息平台以解决赋能规范性难题,健全数字制度保障以化解赋能
摘 要:当前,民主与治理日益相融交织,其复合化进程使得民主治理和治理民主等诸多学理性议题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对民主和治理两大主题的现实回应,二者在主体构成、价值取向和实践功能等方面具有契合性和互嵌性,为新征程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国家治理提供了现实可能。以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国家治理,必须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展开,着眼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遵循
摘 要:“数字崇拜”是指对数字盲目膜拜的错误社会思潮。“数字崇拜”中蕴含着“数据至上”的数据主义、“数字异化”的资本逻辑、“数字物神”的拜物样态意识形态风险三重演变逻辑。“数字崇拜”通过绘就数字景观消解意识形态主体性、构造“数字监狱”操纵意识形态话语权、创建数字帝国挑战意识形态主导权,严重威胁意识形态安全。基于此,应从提升主体本位自觉意识、培育理性数字思维,规范资本数字化应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
摘 要:《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识形态生活化主体确证、场域澄明、旨趣定向的思想资源,这些思想资源呈现出批判性与建构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理想性与现实性、阶级性与人民性有机统一的鲜明特征。《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生活化思想历久弥新,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启示我们应立足人民群众,夯实意识形态生活化的主体基石;紧扣时代脉搏,厘定意识形态生活化的现实场域;凝聚共同理想,升华意识形态生活化的内
摘 要:中华文明复兴的关键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作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建构面临着诸多理论困境,即研究范式有待转换、研究视野有待拓展、研究形态有待建构。鉴于此,建构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需要遵循从理论到实践、从西方到中国、从自信到自强的逻辑理路;需要坚持“理论版本”与“实践版本”相统一、坚持“中国立场”与“全球视野”相统一、坚持“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相统一。
摘 要: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具有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与教育性等特点的教育实践活动,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政课的本质特征和归宿。然而,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泛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集中表征为教学组织随意化、教学内容媚俗化、教学表达综艺化、课程评价迎合化。当教学为娱乐所左右,不仅抽空了思政课的价值意涵,而且窒息了教学的共识凝聚,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陷入庸俗化、功利化、离散化与模糊化的风险困境。通过固本清源夯实思政
摘 要:在全球化与后工业化进程中,整个世界以高度不确定性和高度复杂性方式而存在,人类进入高风险社会。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直面风险社会,但风险社会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不能局限于探讨风险社会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一般性挑战与应对策略问题,而应拓宽研究视野,给予风险社会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整体性的学理观照。就研究方法而言,宏观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突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方法、准确把握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的关
摘 要:高校数字思政是数字技术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产物,也是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数字技术在为数字思政提供新手段、提升实效性的同时,也可能引发伦理风险。高校数字思政伦理风险的产生是共时性逻辑、主体性逻辑、本源性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伦理认同失范、伦理共识失轨、伦理主体失配、伦理安全失措等。推进数字思政的持续发展,需要坚持以道驭术、以法管制、以智应变、以和为本四措并举,加强数字思政